时间:2025-07-11 15:03
一、劳动争议仲裁中应该怎么举证
在劳动争议仲裁中,举证责任遵循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原则。
劳动者需对自身主张的事实举证,如主张加班事实,要提供加班通知、加班记录、考勤记录等证据。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证据,应由用人单位提供,否则承担不利后果,比如工资发放记录、员工考勤等。
证据要符合法定形式,如书证应提交原件,物证应提交原物等。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存,在规定期限内提交。若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,可申请仲裁委调查收集。对对方提供的证据要及时质证,指出证据的真实性、关联性、合法性问题。总之,充分且恰当举证,有助于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二、劳动争议仲裁该怎样举证
在劳动争议仲裁中,举证责任遵循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原则。
一般来说,劳动者需举证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,如劳动合同、工资支付记录、工作证等。若主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,要提供工资条、银行转账记录等证据。
用人单位对作出的开除、除名、辞退、解除劳动合同、减少劳动报酬、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负举证责任。
此外,双方都有责任提供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其他证据。举证期限由仲裁委员会指定,当事人应在期限内提交证据。无法自行收集的证据,可申请仲裁委调查收集。证据应在开庭时出示并质证,以便仲裁委全面、客观审核认定。要注意证据的真实性、合法性和关联性,否则可能不被采信。
三、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断要怎么办
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中断,是指在仲裁时效进行期间,因发生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,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,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起算。
能导致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主要有: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、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;一方当事人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,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,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等方式请求权利救济;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。
一旦出现时效中断情形,劳动者应积极收集相关证据,比如与用人单位协商的记录、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回执、申请仲裁或起诉的相关材料等。之后,仲裁时效从这些事由终结时起重新计算。在新的仲裁时效内,及时行使权利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及时删除,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。
上一篇:劳动仲裁在多长时间内受理
下一篇:劳动仲裁申请人不出庭可以起诉吗
注册/登录获取更多内容
专业
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
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
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